第121章 西吉斯蒙德一世 - 2 (2 / 2)
夜语文学网www.yeyuwx.com
引入不相容性法律的目的是防止富裕的大贵族过度霸占权力,损害较小贵族的利益。
然而,叛乱很快显现出贵族领袖们意见不一,达成和解几乎不可能。
抗议者力量不足以对国王发起内战,最终同意了一项被认为是妥协的方案。
西吉斯蒙德拒绝了他们的大部分要求,但在次年接受了不相容性原则,并同意在国王在位期间不强迫选举未来的国王。
之后,贵族们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便返回了各自的家中。
---
西吉斯蒙德一世与莫斯科的瓦西里三世(Vasili III of Muscovy)间歇性地交战,自1507年开始,这一时期波兰军队尚未完全在他的指挥之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随着瓦西里发现西吉斯蒙德在贿赂可汗·梅恩利一世(Khan Me?li I Giray)攻击莫斯科大公国,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。
1512年12月,莫斯科军队进攻立陶宛大公国,企图占领斯摩棱斯克(Smolensk),这是连接俄罗斯与欧洲的重要贸易中心。
1513年的初次六周和四周围城战均以失败告终,但该城在1514年7月落入莫斯科军队之手。
此后,俄罗斯在战场上遭遇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。
1512年,立陶宛的大元帅康斯坦蒂·奥斯特罗夫斯基(Konstanty Ostrogski)掠夺了塞维里亚(Severia)地区,并击败了约6000名俄罗斯军队。
1514年9月8日,在奥尔沙战役(Battle of Orsha)中,莫斯科遭遇重大失败,未能将所有前基辅罗斯(Kievan Rus')的土地置于其统治之下。
波兰利用这一战役进行宣传,激发了强烈的反俄情绪。
一封寄往罗马的信中指出:“莫斯科人不是基督徒;他们残忍而野蛮;他们是亚洲人,而非欧洲人;他们与土耳其人和鞑靼人勾结,企图摧毁基督教。”
尽管取得了胜利,波兰-立陶宛军队却无法迅速恢复斯摩棱斯克。
1518年,在波洛茨克(Polotsk)的围城战中,俄罗斯军队再次被击败,传说立陶宛军队因目睹其守护圣人圣·卡西米尔(Saint Casimir,西吉斯蒙德的哥哥)而受到鼓舞。
然而,历史学家将这一说法称为民间传说。
1522年,立陶宛与莫斯科签署了一项停战协议,延续至1534年。
1534年,当大元帅耶日·拉兹维维尔(Jerzy Radziwi??)和鞑靼人掠夺西俄罗斯时,莫斯科人出于报复再次入侵立陶宛。
最终,他们在1535年被波兰指挥官扬·阿莫尔·塔尔诺夫斯基(Jan Amor Tarnowski)及其盟友在斯塔罗杜布(Starodub)击退。
这场失败增强了波兰-立陶宛联盟东侧的防御,直到1558年利沃尼亚战争(Livonian War)的开始。
---
1515年,西吉斯蒙德一世与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(Maximilian I)结成同盟。
作为马克西米利安对《第二次托伦和约》(Second Peace of Thorn,1466)条款施加影响的回报,西吉斯蒙德同意将他的兄弟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弗拉迪斯劳斯二世(Vladislaus II)子女与马克西米利安的孙辈联姻。
通过这一双重婚约,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于1526年在西吉斯蒙德的侄子路易二世(Louis II)去世后归入哈布斯堡家族(House of Habsburg),路易二世在与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交战的莫哈奇战役中失败。